近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新农科建设行动启动会”暨植物保护学术报告会。会议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张友军研究员线上参加会议,并为我校师生带来了题为《烟粉虱成灾机制的遗传基础》的学术报告。启动会由学院副院长曹毅主持,报告会由喻敏教授主持,园艺系老师和硕士研究生共100余人参加。
曹毅指出,新农科建设是指2019年启动的以“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为主的一系列新农科的建设事项与建设工作。新农科建设中,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中将设立新的农科专业或改造原有的农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逐步进入信息文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新农科的出现是建立在新经济、新兴产业的基础之上,随着经济的发展,新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而学科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载体,必须顺应发展进行改革创新,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张友军所长对园艺系专业建设、学科发展、智慧农业、“十四五”新农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用情用心培养广大学生。青年教师应该潜下心来沉淀自己,多做贡献,尽快成长起来。
报告会上,张友军指出,烟粉虱是一种入侵性强,危害十分严重的世界性农业害虫。烟粉虱的暴发危害与其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和广泛寄主适应性(多食性)密切相关。作为中国农科院“蔬菜害虫防控”首席科学家,张友军团队长期从事蔬菜害虫预防与控制技术研究,连续多年对我国蔬菜主产区田间烟粉虱进行系统的抗性监测,提出急需进行抗性治理。该研究成果是现代生物学诞生100多年来,首次研究证实植物和动物之间存在功能性基因水平转移现象。相关科研成果以《细胞》封面文章发表,并入选2021年两院院士评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候选条目。这是我国农业害虫研究领域在《细胞》杂志的首篇论文,揭示了昆虫如何利用水平转移基因来克服宿主的防御,为探索昆虫适应性进化规律开辟了新的视角,也为新一代靶标基因导向的烟粉虱田间精准绿色防控技术研发提供全新思路。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